随车吊如何使用
随车吊是一种集吊装和运输功能于一体的设备,以下是其一般的使用步骤:
作业前的准备
检查车辆
检查随车吊的轮胎气压是否正常,胎面有无明显损伤,这是确保车辆能够安全行驶到作业地点的基础。
查看燃油、润滑油、液压油等各类油液的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,并且检查油液是否有渗漏现象。例如,液压油不足可能会导致吊臂无法正常伸展或起吊力不足。
检查车辆的制动系统,包括刹车踏板的行程是否正常、手刹是否能够有效制动等,以保证车辆在作业过程中的停车安全。
确认车辆的灯光系统,如大灯、转向灯、刹车灯等都能正常工作,这在光线较暗的作业环境或道路行驶中非常重要。
检查吊机部分
检查吊臂的外观是否有变形、裂缝等损坏情况,重点查看焊接部位。任何微小的裂缝都可能在起吊过程中逐渐扩大,导致严重事故。
检查吊机的钢丝绳,查看是否有断丝、磨损过度等情况。钢丝绳是起吊重物的关键部件,出现问题会使重物坠落。一般来说,当钢丝绳的磨损量超过规定范围(如直径磨损超过 10%),就需要更换。
确保液压系统各部件连接紧密,无泄漏。检查液压泵、液压缸、液压阀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,通过操作控制手柄,观察液压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响应,如吊臂的伸缩、变幅和回转等动作是否顺畅。
实际操作过程
场地选择与车辆停放
选择坚实、平坦、开阔的作业场地,避免在松软地面(如沙地、泥泞地)作业,防止车辆下陷。如果必须在松软地面作业,要采取铺设钢板等加固措施。
将随车吊停放在合适位置,确保车辆在起吊过程中保持水平稳定。可以通过观察车辆的水平仪来调整车辆的停放位置,一般要求车辆的倾斜角度不超过 3°。
支腿操作
操作支腿控制装置,将支腿缓慢伸出,使支腿的脚垫牢固地接触地面。注意观察支腿的伸出情况,确保各支腿伸出长度一致,避免车辆倾斜。在一些随车吊中,支腿上会有指示标记,用于帮助操作人员控制支腿伸出的长度。
根据地面承载能力和起吊重量,合理调整支腿的跨距。对于较重的起吊任务,要尽量增大支腿跨距,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。一般来说,支腿跨距越大,车辆的抗倾覆能力越强。
吊臂操作
在起吊前,根据重物的重量、起吊高度和距离等因素,选择合适长度和角度的吊臂。一般通过操作吊臂伸缩和变幅控制手柄来调整。
操作控制手柄,使吊臂缓慢伸展或升起,注意观察吊臂的动作是否平稳。在吊臂伸展过程中,要避免碰撞周围的物体。
当吊臂到达合适位置后,操作回转机构,将吊臂旋转至重物上方。回转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速度,避免过快的回转产生离心力,影响车辆的稳定性。
挂钩和起吊
将吊钩缓慢下降至重物附近,确保吊钩的开口方向正确,便于挂取重物。
使用合适的吊具(如钢丝绳、吊带等)将重物牢固地挂在吊钩上。对于形状不规则的重物,要选择合适的吊点,确保重物在起吊过程中保持平衡。
操作起吊控制手柄,缓慢提升重物。在起吊初期,要特别注意观察重物是否平衡,车辆和吊机是否有异常情况。如果发现重物倾斜,要立即停止起吊,重新调整吊点或吊具。
根据需要,通过操作吊臂的伸缩、变幅和回转等动作,将重物移动到指定位置。在移动过程中,要保持动作平稳,避免重物晃动。
作业完成后
重物卸载
将重物缓慢下降至目标位置,确保放置平稳。当重物接触地面后,稍作停留,确认重物已经稳定放置,然后松开吊钩上的吊具。
操作吊钩上升,将吊钩提升到安全高度,避免在车辆移动过程中吊钩碰撞地面或其他物体。
吊臂和支腿回收
操作吊臂,将其缓慢缩回至原始位置。在缩回过程中,同样要注意观察吊臂的动作,避免碰撞。
收回支腿。按照与伸出支腿相反的顺序,操作支腿控制装置,将支腿缓慢收回。确保支腿完全收回并锁定在原位。
车辆检查和整理
再次检查车辆和吊机的各个部分,查看是否有异常情况。重点检查钢丝绳是否整齐地缠绕在卷筒上、液压系统是否有泄漏等。
清理作业现场,收拾好工具和吊具,将其妥善放置在车辆的储存位置。
在整个使用过程中,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确保安全作业。同时,操作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随车吊的性能和操作方法。